盐城师范学院法学院举办电信网络诈骗防范专题讲座
作者: 编辑: 审核: 发布时间:2024-12-15 查看次数:180
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网络安全教育的号召,切实提升法学院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与防诈能力,盐城师范学院法学院联合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于12月13日在生化楼报告厅举办了一场“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盐城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新城派出所的朱津苇警官主讲。
讲座伊始,朱津苇警官以现场提问的方式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借此引出当前社会常见的诈骗类型,包括网络兼职刷单诈骗、虚假网络贷款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以及“杀猪盘”等。朱警官结合详实的数据,深入剖析了电信诈骗已成为大学生群体面临的重大安全隐患,其形势严峻不容小觑。他指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遭受电信诈骗的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部分诈骗手段迷惑性极强,给学生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随后,朱警官分享了自己从业经历中的真实案例,详细揭示了电信诈骗的手段与套路。他分析道,骗子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常常利用大学生渴望快速获利的贪婪心理、面对权威时的盲从心理、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心存侥幸的赌徒心理以及涉世未深的混沌心理。例如,在网络兼职刷单诈骗中,骗子以轻松赚取高额报酬为诱饵,先给予小额返利获取信任,随后诱导学生投入大额资金实施诈骗;而冒充公检法诈骗则利用学生对执法机关的敬畏心理,编造各种理由恐吓学生,使其陷入骗局。
互动环节中,朱警官围绕讲座重点内容进行现场提问,同学们踊跃参与。通过趣味问答,同学们不仅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及手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熟练掌握了“不听、不信、不转账,多疑、多问、多心眼”的“三不三多”应对原则。朱警官强调,大学生在面对各类诱惑和可疑信息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勿因一时疏忽而遭受财产损失。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有效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法学院将继续以实际行动推进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为构建平安校园、法治社会贡献力量。今后,学院还将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师生的防诈意识与能力,让网络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作者:谢忠鹏 李华 施佳宁 杨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