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作者:言格 编辑:颜炜轩 审核: 发布时间:2025-02-19 查看次数:157
2025年寒假,法学院学子返回家乡、深入基层,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将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用实际行动服务家乡发展,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提升综合素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01:法治宣传进万家 社区服务送温暖
法润民心,共筑和谐。法学院学子们在各地社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和反诈宣传活动,他们根据居民的不同需求定制讲解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年人讲解诈骗案例,详细说明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防范方法,向居民发放精心制作的防诈骗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常见诈骗类型、防范方法和报警方式等。在新春来临之际他们还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开展新春慰问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送去年货和慰问品,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帮助检查家中水电设施,确保安全无隐患。还有的志愿者为老人们打扫房间、张贴春联,让他们的家充满浓浓的年味,在助老服务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02:爱心课堂助成长 法治教育润童心
法润童心,护航成长。寒假期间,法学院学生到学校、社区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在中小学他们以“知识产权赋能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基础制度,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知识体系,他们还精心设计了知识产权知识竞赛、创新成果展示等互动环节,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知识产权素养和创新意识。在社区他们通过法治宣讲、作业辅导、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让孩子们在欢乐中学习法律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03:知识产权进企业 调研实践促发展
知产保护,赋能创新。为进一步了解科技型企业在知识产权创新、运用、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寒假期间,法学院“知识产权青年行”实践团前往江苏金风科技、江苏东九重工等多家企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各受访公司负责人带领实践团参观了公司产品展厅、办公区域,并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主营业务。在交流座谈环节,实践团就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知识产权管理模式、知识产权保护困境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面对企业在专利申请与维护等方面的疑惑,团队成员也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提出相关建议。实践团师生还为公司员工进行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知识的科普,帮助提升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04:专业见习悟真知 岗位实践促成长
实践锻炼,收获成长。寒假期间,法学院学生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实践锻炼。江豪伟同学在南通市人民检察院参加专业见习,他负责整理卷宗,阅读案件汇总文件以及各类案件问题汇总研究报告。陈小月同学在睢宁县梁集镇政务服务中心进行岗位实习,在接待来访群众中明白政务工作对民生的重要意义,在参与调研中锻炼了收集、分析数据的本领。慎宇轩同学担起江苏省“乐活公益”乡村振兴公益行活动“大学生主播”一职,推介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法学学子在岗位实践中,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专业职业技能,更好地规划职业生涯。
05:回访母校我宣讲 青春扬帆梦远航
回访母校,筑梦盐师。寒假期间,由法学院优秀学子组成的宣讲团分赴连云港市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兴化市一中、南通市海门证大中学、江苏省运河中学、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徐州市铜山一中等多地多所学校,积极开展母校回访活动。他们通过举办主题宣讲会、发放宣传资料、与学弟学妹们面对面交流等形式,详细介绍了盐城师范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招生政策。宣讲会上,他们们从自身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出发,分享了在盐城师范学院的成长与收获,让学弟学妹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同时,他们还针对学弟学妹们关心的专业选择、学习方法、高考备考等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为他们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法学院学子们在服务家乡、助力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自身能力,更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法学院将持续丰富社会实践内容,搭建广阔平台,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用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审核:高娟 郭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