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建设月】读书分享会(一):书灯不熄,热爱永续 | 法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线下读书分享会

作者:谢忠鹏 郭佳慧 顾书豪 顾梓墨   编辑:颜炜轩   审核:   发布时间:2025-04-26   查看次数:10

4月18日,法学院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空间,开展线下读书分享会活动。在同学们的踊跃参与下,圆满完成第一次精彩分享。大家畅抒读书心得,共享感悟,探索未知,开启知识与灵魂的深度对话,在思维碰撞中深掘书籍魅力,升华知识认知。

法学院通过向全院师生广泛募集图书,完善图书分类体系,构建书籍借阅管理机制,成功打造出资源集聚和文化交流于一体“一站式”学生社区图书漂流站。同学们于七号楼和九号楼“一站式”学生社区图书漂流站,热烈开展读书分享交流会。本次活动采取现场共读、分享感悟、讨论交流、小型辩论的形式,众多同学选择法学经典著作进行分享。

活动伊始,宋小雨同学现场诵读《论法的精神》,她以沉稳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再现经典魅力。诵读间,她不仅精准诠释原著思想,更结合当代法治实践提出独到见解,引发同学们对法律与社会伦理的多维度思考。现场掌声经久不绝,同学们纷纷表示,方才的诵读分享,仿佛一场跨越千年的法学思想对话,极大地拓展了认识视野。

随后,同学们就《社会契约论》进行分享交流。现场氛围活跃,同学们从政治哲学、社会治理、法律实践等多维度切入,结合理论脉络与现实困境,深入探讨卢梭经典著作的理论内核及其当代价值。交流过程中,观点的火花不断迸发,思想的浪潮激烈碰撞,充分展现了当代法科学子对经典著作的深刻研读与批判性思考。

严松标同学聚焦法律书籍《解码AI版权讨论》,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就人工智能法律问题,为同学们展现科技与法律碰撞出的绚丽火花。从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责任认定,到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知识产权归属,精彩的分享引发了现场同学的热烈讨论,让同学们对科技发展给法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最后,同学们围绕“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哪种效果更好”这一议题进行了小型辩论。正反双方你来我往,通过学术数据与现实案例的碰撞,就两种阅读方式的时空特性、文化传承、阅读质量等方面展开激烈交锋。现场同学表示,通过参加本次辩论,不仅深化了自身对两种阅读方式认知,更让人深刻体会到传统阅读在数字时代的独特价值。

在本次活动中,法学院面向全体同学,共收集到35篇视角独特、文风鲜活的读书感悟。内容涵盖网络文学批判、经典重读启示等多维度议题。经过严格评审,多篇兼具思想性与感染力的佳作脱颖而出。法学院将推送优质稿件至社交网络平台,让校园里的阅读星火借助网络辐射向更广阔的天地。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希望此次活动化作火种,点燃每位书友更炽烈的阅读热情,让书籍分享成为日常,我们满怀热忱地期待着下一次读书分享会的到来,那将是一场新的思想碰撞之旅。以书为友,以学为乐,共同书写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审核:高娟 谢忠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