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联合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知识产权模拟法庭活动
作者:郭佳慧 李叶青 黄婧 范莉 编辑:张馨怡 审核: 发布时间:2025-04-27 查看次数:10
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为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氛围,4月23日,法学院与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知识产权模拟法庭活动。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曹荣,副庭长徐春霞,法官周雷,书记员钱金伟、徐亚、戴诗雨莅临指导,法学院院长朱广东,法学系主任葛伟,信用风险与法律防控系主任谷海霞,法学专业老师李叶青、任宪龙出席活动,法学院学生到场观摩。
本次模拟法庭以“李广俊诉刘婉欣侵害作品署名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案”为基本案例。“全体起立!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随着书记员的声音响起,庄严肃穆的氛围笼罩全场,一场融合科技思辨与法律实践的模拟庭审正式拉开帷幕。庭审围绕“涉案图片是否构成作品”“著作权归属”“侵权行为认定”三大焦点展开举证质证与辩论。原告出示图片创作过程视频、平台发布记录等证据,证明其智力投入,被告则以AI用户协议、低价值交易截图等证据进行反驳,双方就AI技术特性与法律适用展开激烈交锋,形成鲜明对抗,逻辑链条的激烈碰撞让现场气氛持续升温。双方代理人妙语连珠,法理与技术的双重思辨层层递进。最终,审判长归纳争议焦点,依法做出公正裁断,圆满结束了此次庭审活动。
庭审结束后,盐城市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曹荣进行点评,她首先肯定了庭审程序的规范性和庭审的整体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然后她结合司法实务经验指出,在类似案件审理中可引入现场演示环节,直观呈现AI创作过程,并借助专家辅助人机制解决技术争议。副庭长徐春霞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AI生成物著作权认定的复杂性,点明同学们需结合“独创性”“智力贡献”等核心要件个案分析,平衡技术创新与权利保护的关系。
朱广东院长对法院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他们的支持与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同学们在庭审中精彩表现给予肯定。指导老师李叶青对活动进行了点评,希望同学们能够以此次模拟法庭为契机,更深入地研究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问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指导老师任宪龙强调了庭审细节的重要性,对庭审过程中存在的语言表述瑕疵及案情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点拨与解读,鼓励同学们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在实践磨练本领,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
本次模拟法庭活动不仅聚焦了热点法律问题,强化知识产权宣传教育,更是法律知识的实践演练,通过沉浸式庭审体验,让同学们亲身体验了法庭的庄严和公正,无形中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未来,法学院将继续开展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助力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培养。
审核:高娟 郭佳慧